黄河,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孕育了中华民族千百载的文明和中国人不屈的精神。作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它流经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大地上,形成了黄水,黄土,黄皮肤的黄河子女,与陕北特有的庄重山脉,奔流不息的黄河浑然成一体,生生不息守护在这儿,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托举起黄河文化的博大与精彩,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事实上,陕北不仅是现代史上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结合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可以这样说,陕北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理文化名词,具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陕北文化,也是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方面。在我心底,黄河不仅以她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闻名于世,更多的,则是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她正以她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诠释出中华民族激流勇进、不断创新的精神。
陕北农耕文化中的黄河文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文化类型,但在黄河文化中彰显得尤为突出。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文化,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相处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陕北的人住的是窑洞,它向山而凿,依山而建,“院落地下藏,声从地下来”。人们世代生活在这似洞非洞的地方,过着冬暖夏凉,起居静安的生活。几孔窑洞,一个院落,一个磨盘,一个猪圈,一个土厕所,几棵枣树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狗儿看家,鸡儿卧树,加一条通往村庄的路,就这样走向村镇和通向外面的世界。
陕北文化是灿烂多彩的,比如,创作的抓髻娃娃是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活文化的再现。在剪纸中那睁一眼闭一眼的陕北女子,让你感到的是理智、仁德,知生知死和为死而生的精神与灵魂。陕北婆姨的巧手,反映了这块土地的妇女那种乐观向上、追求美好、争强好胜、敢作敢为的主人心态。她们心是静的,人是忙的;她们心是热的,手脚是忙的;她们头是昂的,脸带笑容,从不停下,是忙活在生活里的强者。
以原始的纯朴,以自己放任不羁的动作,大起大落,舞得人仰马翻,加之锣鼓家什,唢呐冲天的曲调,带动着整个正月的陕北浓情。这就是“闹秧歌”。好一个“闹”字了得,如果那黄尘不飞扬腾起,那就不是陕北大秧歌。这就是“心与天地同造化,万物齐一获精神”的世界,它唤醒着这片土地,彰显着生命的不屈和万千活力。
让人动情和无限回味的,要属陕北道情和民歌了。陕北的信天游,流传最广的要属《黄河船夫曲》《走西口》《赶牲灵》等。在奔涌的黄河上,黄河艄公拉开嗓子唱出:“谁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一下子让你看到黄河人在激流奔涌的黄河上的那种大气魄,那种大勇气和势如破竹的生存意志是黄河人的生存和生命的大无畏。
陕北的信天游,坦率而纯情,露骨而纯粹,一种陕北风味的煽情,谁听谁都会感动和动情。天下的情歌没有哪处能比陕北的内容丰富,没有哪处有陕北人唱得细腻,滋润,爽心悦耳。这是黄河文化的积淀,也是心灵最真实的呐喊,是那山那水,贴山贴水的心底里的歌。
在陕北民歌中,影响巨大的是那《黄河大合唱》,这是民族气概的礼赞,是华夏民族的呐喊。《黄河大合唱》就是借用黄河奔腾不息的怒涛,来反映抗日民众反抗外来入侵者的愤懑。事实上,这首歌在如火如荼的抗日年代中,就是起到了千军万马都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陕北农耕文化中要表达的还有山川带给人的神秘的依赖;饮食带给人的怀旧和实在的味道;穿着带给人的地方色彩和得体款式;说书带给人的快乐以及那开场的激扬;牲灵带给人的灵性和与人共处的性格;还有那家具摆设的文化元素,转九曲,在言说着陕北人真实的生活等等。更有那一篇篇,一部部陕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命运交织的生动陕北语言折射的哲理,都是远古和现代交融的深邃表达,使人回味而惊叹,声声叫绝。一切的一切,它组成了一幅幅陕北人感悟生命与爱的壮丽图画。一切悄悄地开始,一幕幕的演义,顽强地延续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红色文化为黄河文化赋予顽强的生命力
中华儿女与黄河洪患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被誉为“黄河魂”“黄河脊梁”。黄河大浪滔天,一泻千里,象征着中华民族所向披靡的进取心和磅礴的创造力;黄河裹泥挟沙,奔腾前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非凡气度和包容能力;黄河九曲连环,勇往直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受红色文化滋养的陕北,绽放出与众不同的黄河文化特色。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于1935年到达陕北红色根据地,在延安战斗生活的十三个春秋,谱写了为了中国人民自由解放而奋斗终生的感人篇章,留下了一大批红色文物和遗迹。闻名于世的就是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在陕北留下的那许多旧址,它告诉了世界“窑洞中有马列主义”。陕北人的包容、接纳、奉献的十三年,托起一个红色政权,支援了中国共产党,孕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在这一进程中,陕北民间文化,成为延安鲁艺文艺工作者的最大文化资源,他们抛弃了东西洋和封建帝王文化的影响,投身到陕北民众中,挖掘出的是陕北味道的文学、文化作品,唱出了《东方红》《陕北道情》《白毛女》《李有才板话》《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黄河大合唱》等等一大批延安革命文艺。大秧歌有了新歌词,道情有了新内容,在这些作品中,充分表达了人民对领袖,对党,对政府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颂扬。
黄河文化融入了红色文化内容焕发了勃勃生机,或者说这红色文化中最应肯定的,就是群众文化的勃发,就是党的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黄河文化内涵中最为本质的对生命的赞歌。
这样的文化直至今天,仍在陕北人民中流传,人们仍唱着那久远的歌,仍念叨着当年的毛泽东和红军,讲述着一场场动人的故事,讲解着当年那群人以及对毛泽东的热爱。陕北人民好像没有丝毫的抱怨和争其当初的伟大贡献,他们坚守在陕北,过着自己熟常而平淡的生活,历史好像从未发生什么,黄河文化所赋予他们的那份坚韧和淡泊,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最敞亮的心怀。
知青文化的出现为黄河文化绘画出绚丽的篇章
1968年,一批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了陕北。这时的陕北人民,又以欢迎当年中央红军的方式热情接纳了他们,28000名北京知青被安排到13个县的上千个村落,开始了住窑洞的农耕生活,成为陕北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事件。
陕北人民眼看着这些孩子,视同自己的儿女,迎进村、送进窑、手把手,亲切无比、稀罕着、可怜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知道了一个外面的世界,学说北京话,对细布赞叹,对好鞋的稀罕……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告诉你:做营生,要营营生生,慢慢地来,苦日子是耐人的。上山劳动送粪担担子“少装些,走慢些,肩是慢慢压出来的,劲儿是年龄长出来的,娃娃价肩嫩,慢慢打熬”,上山走路要“一步一步,不急不慢,营营成成的,脚要踏实”。推磨要“人跟驴走,手眼都得到,才能磨好面”这些一点一滴的教诲犹在耳边。他们教你做饭,教你生火点柴。火热的日子使乡亲和知青成了共同生活的人。
短短的两三年间,陕北文化对知青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城市文明也开始影响着村里的乡亲们。娃儿们刷牙了,村里卫生变化了,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对知识的尊重是北京知青感到最意外的事情,陕北人的尊师是那么的虔诚。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陕北人也开始京不京、陕不陕地唱起来,北京学生的洋歌曲和舞蹈也上了乡村的土台子。秧歌中也有了知青的影子,知青也用陕北话拉话了,陕北道情中的哥哥、妹妹也被大胆地唱了起来。我想这是从语言到生活的哲理,让知青青春的热血再一次血性的爆发,锤炼了他们的思想,在北京知青人生记忆中,有了那份天下穷人的苦难经历,有了一份责任和信念。
陕北老乡和陕北的贫瘠,陕北的民间风俗,陪伴着这帮知青,在这块土地上一天一天地劳作着,留下了一生一世都扯不断的情结。当知青们一一离开陕北时,吃的是百家饭,乡亲们一直送到村口,乡亲们不明白怎么来了,又怎么走了。但他们心中是有数的,理明世事的,是陕北人的大智慧。
有人说,陕北人民是北京知青的再生父母,现在的北京知青所具有的一切,都来自这根脉的营养和基因,此话一点都不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是的,正是受陕北农耕文化的影响,在他们心中深深的留下历史烙印,收获了有别于他人的独特见地,心中播下了终生受用的种子,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罗宾说:“人心中有两条河,一条是原始的,一条是现代的人文的”。陕北人心中的河就是黄河,我们从此点出发去寻找,可以说我们追求到本源,同时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如陕北人吼一声:“心静的哩,人忙的哩”。这应该是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重大所在。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