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时,“中华文化立场”“新的文化使命”首次写入报告,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信。中华文化立足于华夏文明,有自己的根基,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从内容上看,中华文化是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涵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蕴藏着“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理念,既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灵魂,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首先,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和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量。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推动社会团结,在当代体现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维护统一的政治局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融通世界文明成果,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提倡“和而不同”,这是中华文化具有的辩证智慧。中华文化这种厚德载物的内涵特质,在历史的发展中,体现出“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姿态。面对21世纪人类发展的困境,中华文化更是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促进文化交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解决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一带一路”建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联合国决议,我们看到复兴中华文化的系统理论,正在为推动世界文明,提供“中国智慧”。把中国方案变成世界共识,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的新的文化使命。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待中华文化,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两者不可偏废,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主张的辩证的扬弃。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立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与传统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是本质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华传统文化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天人合一”的智慧,在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彰显了积极作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智慧,则彰显出“和谐、和睦、和平”的中国风范,有力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其次,对传统文化作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转化。转化是对传承的支撑和延续。要紧扣民众所需、社会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髓,从理念、内容、表达、形式上进行转化,使中华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众化功用,积极推进学术理论、思想精华,进学校进课堂进社会,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阐释、传播,真正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
再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具体讲,不忘本来是指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传承精神命脉,汲取思想精华;吸收外来是指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和先进科学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兼收并蓄;面向未来是指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来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同时,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