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脱贫攻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高质量脱贫理念,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推动脱贫攻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在持续增收上精准发力,确保实现稳定脱贫。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综合实施各类增收帮扶措施,确保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选准优势特色产业,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发挥金融扶贫引导和协同作用,加快发展油牧菌菜果等传统产业,打造特色种养基地、产业扶贫基地和示范园区,提升产业带贫能力,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搞好扶持就业创业政策,培育发展扶贫就业创业基地,开辟转移输出、县内务工、就近就业、公益岗位等就业扶贫模式。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通过促进创业,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兜底统筹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扶贫政策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救助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进一步兜牢精准脱贫“最后防线”。
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在脱贫攻坚中,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和农村基础条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尤为突出,是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最大短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补短板。充分发挥政治制度优势,深化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加大资金项目倾斜力度,强化产业发展、异地搬迁、生态保护等措施,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坚中之坚。聚焦特殊贫困群体抓重点。针对游离在贫困线边缘的脱贫户,建立健全脱贫退出动态监测和防范返贫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帮扶措施,稳定脱贫成果。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特殊贫困群体,健全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的综合性保障体系,以政策兜牢民生底线。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强弱项。在不断巩固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根据非贫困村建设需求,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道路、饮水、公共服务建设,做到同步推进、协同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在扶志扶智上精准发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志智双扶”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一方面要注重扶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特别是紧盯贫困农村特色产业、着眼就业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让农村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和高质量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另一方面要注重扶志,增强脱贫致富信心。针对部分贫困群众依然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等着扶、躺着要”的现象,坚持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强化正面引导,加大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力度,鼓励贫困群众自立自强,破除等靠要思想,提振脱贫志气、挺起脱贫腰板,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统筹结合上精准发力,致力推进全面发展。把脱贫攻坚放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实现统筹兼顾、互促共进。要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衔接。把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脱贫攻坚中,不断充实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打牢产业发展基础、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治理能力,实现贫困人口的持续增收,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要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把脱贫攻坚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轮驱动、互促并进的良好格局。要与协调推进民生事业有机结合。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发挥好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事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求实求效上精准发力,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脱贫攻坚重在一个“实”字,贵在一个“效”字。责任要实。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实效。作风要实。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作为重要载体,把纠“四风”转作风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大兴学习调研实干之风,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效果要实。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健全完善督导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考核评估的针对性指导性,加强过程督导,用好巡查利剑,畅通监督渠道,提升工作质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河南省漯河市委常委、舞阳县委书记)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