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文化自信绝不是文化自负,它必须建立在深厚的社会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深入人心,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文化自信应该立足客观现实、反映民众心声并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塑造文化自信,也应按照生活逻辑走进人心,内化成人们的价值选择的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文化自信才能成为扎根人心的精神家园。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深化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面临形势的总体回应,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建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并不是文化自负,它必须建立在深厚的社会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深入人心,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指引作用。
文化自信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纵观近代中国的革命进程,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能够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高度自信,来回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虑,就是因为他所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其实,这一道路并不完全符合共产国际的设计和“本本”上的苏联革命样板,但却符合中国的客观现实。同样,我们今天倡导文化自信,绝不能是为了自信而自信,必须既能反映民族文化精华,又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既展现中国元素和中国品格,又能够与人类的普遍价值相吻合的文化自信。就是说,我们所自信的文化,绝不是固步自封、与世界发展相隔离的文化,而是可以引领中国走向复兴、能够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所贡献的文化。
文化自信建立在反映民众心声基础上。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敌强我弱、历经多次失败的情况下,克服千辛万苦最终走向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红色政权就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为人民打天下。由于“红军中官兵夫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起居不同”,所以百姓才跟着共产党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得到了民众的拥护。相比之下,当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南京政府之所以最终被推翻,从根本上说乃是它代表官僚资本和军阀利益,未能切实关照民众利益和心声,可谓失民心者失天下。而新中国近70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也表明,只有反映民众诉求才能赢得民心,各项改革和发展事业也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遭遇严重挫折。因此,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化自信,不是高高在上、主观建构的自信,而是切实反映民众的呼声和愿望。
文化自信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即使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十分自信地在井冈山燃起革命的火种,并最终走向胜利,就是因为他们所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切实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1978年,邓小平提出划时代的改革开放战略,带来了中国持续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充分检验了改革开放战略的正确性、英明性。如今,我们在迈向全球化的进程中倡导文化自信,就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切实反映改革开放发展规律,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才能够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负责。
文化自信既需要立足现实,也需要积极塑造,而塑造的方式则应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活逻辑来展开。
进行必要的文化甄别。文化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博大精深的文明领域,特别是当下中国在追赶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因素被压缩在同一时空之中,且呈现加速变革之势,这就使得各种文化元素相互碰撞、冲突与整合的境况更为复杂。因此,我们塑造文化自信,并不是固步自封、固守传统,而需要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情怀,对中华文化进行必要的甄别,剔除文化糟粕和不良传统,提炼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和可进行现代性转化的文化精华,充分吸纳整合域外优秀文化,从而成为能够被人们自觉接受和内化的文化精神。
灵活多样地传播文化自信。倡导文化自信,应采取民众喜闻乐见、能够切身感受的文化故事、文化节目、文化书刊等方式,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常文化传播,让文化自信不断内化为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只有文化贴心,才能深入人心。
加强多层面的文化互动。文化自信既是一种国家战略要求,也是日常生活的整合力量。它不是仅凭体制性力量的单向塑造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进行广泛的、多层面的文化互动。尤其是要加强政府与民间、民间与民间的文化对话和交流,推进新时代文化价值观的多方共建共享。只有这样,文化自信才能扎根社会,走进人心,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整合和引领作用。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