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局   当代世界   学术人生   社会治理   领导论苑   党史党建   市场经济   军事国防   党校教学   中外历史   民主法治   思想理论   文化教育   学员论坛   调查研究   读书治学   党校新闻   科技前沿   党校科研   文史参阅   学习文苑  
  首页 > 要闻
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晔    2018-05-31 07:19:21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杨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北京同来华访问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举行会谈,一致强调要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习近平指出,我和本扬总书记同志过去几年经常见面,2017年还实现了年内互访,所达成的诸多共识正在得到积极有效落实,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013年我首次提出中老是具有广泛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得到了老方的高度赞同。我同本扬总书记同志就中老共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并写入两国联合声明,在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当中得到广泛认同,展现出对两党两国关系的重要引领作用,推动中老关系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习近平强调,随着中老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应在巩固命运共同体共识基础上,聚焦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行动、由愿景转变为现实,让中老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要加强战略沟通,巩固命运共同体政治基础。中老双方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机制性对话交流,不断提升互信水平。二要深化务实合作,拉紧命运共同体利益纽带。双方应着力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大项目合作,加强民生和扶贫合作,上下联动,形成中老合作新格局。三要加强安全合作,筑牢命运共同体安全防线。双方应加强在联合国、东亚合作、澜湄合作等多边机制中的协调配合,有效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四要活跃人文交流,夯实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通过民间往来和人文交流,让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扎根到民间、深植在基层。五要重视生态保护,推动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双方应就生态和环保加强交流互鉴,探索打造绿色共同体的新路。

  本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同志是老挝党、政府和人民信赖的亲密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同志去年访问老挝期间同我达成的各项共识,正在得到积极全面地落实,引领老中两党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我完全赞同习近平总书记同志对推动老中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愿进一步发挥两党关系对老中关系的政治引领作用,保持两党高层定期会晤,加强党的建设、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和政府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快推进老中“一带一路”框架下大项目合作,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好老中牢不可破的社会主义命运共同体,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

  双方还相互通报了各自党的建设和国内发展情况。习近平对老挝党十大以来,以本扬总书记为首的老挝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新成就表示祝贺,并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强调中方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亚洲和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扬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取得新成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东北亚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老方衷心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的无私支持和帮助。

  会谈结束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有关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丁薛祥、杨洁篪、陈希、赵克志、何立峰等参加上述活动。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精华推荐
李克强:发挥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 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发挥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 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努力实现
印度农村的反贫困治理 印度农村的反贫困治理
开创新时代黑龙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开创新时代黑龙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诗如明月在心头 诗如明月在心头
以“术语革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 以“术语革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
  新闻点击排行
  • 李克强:发挥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 促
  • 陈希会见越南共产党代表团
  •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
  •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
  • “ 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
  •   微信扫一扫
    报刊社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央党校报刊社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ICP备120021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