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贡献和周礼尽在鲁,对于儒学产生于鲁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晚周公500年后的孔子深受周公礼乐文化的影响。孔子出生于周公封地的鲁国,但他所处的时代则是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孔子非常忧虑,向往周公之治,试图复兴周礼,重建社会秩序。
编撰六艺,继承周礼
孔子出身于殷商贵族家庭,其先祖正考父曾辅佐过宋戴、武、宣三世,精于礼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少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成年后又长期生活在鲁国浓郁的礼乐文化环境中,深受礼乐传统的熏染,又谦虚谨慎,勤学好问,“入太庙,每事问”,积累了丰富的礼乐知识。为了生活,他曾从事相礼活动,以礼乐知识谋生,后来又“以诗书礼乐教”,在当时很有影响。
面对春秋时期礼乐越来越流于形式化的现象,他一方面在行动上坚持遵守这些形式化的礼,对于任何小的仪式细节都固守不放,关于拜上拜下的选择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乡党》篇的记载足以说明孔子是怎样笃守小节、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从理论上极力提倡充实礼的精神实质,力图给思想化的礼注入新的内容。孔子还特别阐发了礼乐文化的内在精神,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如仁、义、孝、情、恭、敬、中、和等。离开了这些精神内容,礼乐就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并异化于人的空洞教条。“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西周的礼乐制度蕴含了深邃的道德精神,孔子在传承礼乐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其道德精神的发扬光大,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谓不仁的人,怎么能谈得上礼乐呢?在孔子看来,“仁”是礼乐文化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人之为人的必然要求。
他不但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而且编撰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6本教材。中国文化按照5000年计算,到孔子这个时代已经有了2500多年的文化积累。孔子把自己当时所能够见到的古代典籍差不多都进行了整理,形成了被后人尊为经典的“六经”。他的学术旨趣是“述而不作”,即对古典文献只是整理而不是创作,实际上是在整理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述有作”“述中有作”,开创了经学传统,使儒家学说有深厚的学术基础和学统。孔子经过整理发掘这些典籍的思想蕴涵,同时用它们来教育学生,全面地继承上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创立的儒学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正统。正因为如此,现代以来有许多著名学者把孔子看成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泰山北斗,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创立儒学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远的根源是尧舜禹,近的根源是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现实的动因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儒”这一文化人或知识分子群体。孔子及其后儒都以尧舜之道为最高理想,因为尧舜实行禅让,禅天子之位于贤能之人而不传其子,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由大禹以后,即由五帝到三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根本就是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禹、汤、文、武、周公治国平天下主要就是依靠礼仪法度。根据《礼记·礼运篇》描述的大同、小康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尧舜为代表的五帝属于大同社会,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代表的圣王属于小康社会。这两个时代治理模式不同,前者以道德之治为主,后者以礼乐之治为主。这两种模式的理想程度不同,前者是最高理想,后者是一般理想。《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这就是说孔子远则推崇尧舜时期的大同理想,近则遵守西周初期文王、武王时的礼仪法度。文王、武王时的礼仪法度其实也就是周公之道。
孔子的学说有两大支柱:“仁”和“礼”,而把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是中庸—中和之道。这样,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之核心,是从周公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孝友伦理等思想发展而来的。孔子的“礼”主要传承自西周礼乐而来,《礼记·中庸》载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对周有特别的感情,就是因为西周离孔子最近,周的礼乐文明文献资料保存的要比夏商为多。在他看来,周礼是在夏殷基础上的集大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是说,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在综合吸取夏商二代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所以我愿意推行西周礼制。他还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有谁用他治国,他就要在东方推行西周的政治制度,重建西周那样的国家。孔子继承发展了周公的礼乐文化,他与周公精神息息相通,经常梦见周公。在他晚年,迭经坎坷,身心俱疲,伤感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毕生把实行尧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恢复西周礼乐文明盛世作为他的终生追求。他承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业绩而来,对上古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把历史的经验加以理论化、体系化,这样就形成了儒学。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说:“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的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所以,发源于陕西的西周礼乐文化才是儒学的直接源头。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