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局   当代世界   学术人生   社会治理   领导论苑   党史党建   市场经济   军事国防   党校教学   中外历史   民主法治   思想理论   文化教育   学员论坛   调查研究   读书治学   党校新闻   科技前沿   党校科研   文史参阅   学习文苑  
  首页 > 当代世界 > 热点透析
推动由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转变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吴金希    2018-05-28 00:03:01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或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移民等,这是非常肤浅的理解。作为一个原欧洲殖民地,美国在一个交通不便、远离当时世界经济科技中心的新大陆迅速发展,经历了大约百年时间,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引领了世界第二次产业革命到来,直至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全世界五心(制造中心、创新中心、科学中心、金融中心和全球治理中心)合一的霸主国家,使得20世纪成为美国世纪。美国崛起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其经验值得后来者借鉴。

  抓住产业革命机会,实现快速崛起

  1620年,102个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帆船从英国出发漂洋过海在北美定居开始,到今天不过400年的历史。最初,北美大陆不仅属于英国,而且是法国、西班牙等欧洲诸强的殖民地,直到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发布独立宣言,才成为名义上的一个国家,当时那里只有200多万人。后来,美国历经多年的独立战争、美西战争、向西开拓,以及19世纪中叶的南北战争,发展并不太平。但是,从1776年始仅过了100年的时间,亦即1880年左右,这个年轻的国家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更令人惊叹的是,又过了40年左右的时间,亦即20世纪初,美国悄然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不仅GDP总量是英国的2.5倍,法国、德国的3.5倍,而且人均GDP也超过英、德、法诸国。

  更重要的是,这时美国经济结构和创新活力也展现出强大优势,例如在钢铁、石油及其化工业、机械制造、铁路和轮船运输、电报技术、电力、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美国都在全世界几乎形成了垄断性优势。今天看来,美国在19世纪迅速崛起的经验令后来的日、韩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都相形见绌。

  促进新发明率先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大众化,这是美国19世纪经济崛起的最突出特征。实事求是地讲,美国经济在19世纪的崛起并不因为其科学技术的领先优势,相反,直到二战以前,美国在科学研究上与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科技强国还有差距,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一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美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尽管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发明来源于欧洲,但是,新科学、新发明往往在美国而不是在欧洲实现了产业化。产业的创新、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取决于谁最先发现了科学原理,而是取决于谁最先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这方面,19世纪的美国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多经验。尤其是将科技成果标准化、规模化、大众化的经验和做法值得称道。在很多新兴产业,美国不仅实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革命,而且实现了生产体系革命。

  企业家精神及全民创新活力是美国崛起的根本保证。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渐觉醒,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宗教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促进整个欧洲焕发了勃勃生机和活力。但是,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和清教徒向往的新大陆,美国在创新活力方面更是胜欧洲一筹。

  纵观19世纪的美国,它真正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是一个创业英雄辈出、企业家精神涌现的时代,无数创业的精彩故事迄今让人叹为观止。后世美国人也承认,是这些创业者缔造了美国,他们不仅在短时间内改变了美国的命运,而且影响了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

  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除了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活力之外,19世纪的美国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例如,公司制度的推广、专利制度、资本市场的发展等。

  总之,这一系列重要制度的完善是美国大众创新创业改变国家命运的制度前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性过程,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GDP总量从1978年的仅为美国9%发展到2017年的超过60%,而且几乎是日本的2.5倍。但是,毋庸讳言,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我们的制造业竞争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几十年的距离,产业迈向中高端将是长期任务。

  现实中很多年轻同志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清醒认识,甚至竟有这种论调,认为中国科技、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这种盲目自信与过去曾一度盛行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一样,是需要我们高度警觉的。

  从产业国际竞争态势看,中国的情况有点类似于1880年的美国。当时,美国制造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还远不是欧洲诸强的对手,还称不上世界制造强国,更不是创新强国和科学强国。欧洲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动荡不安,大量顶尖科学家纷纷涌入美国,直至二战期间达到顶峰,尤其是深受迫害的犹太人。可以说,从1914年到1945年,美国享受了30年的欧洲人才红利,然后在二战后一跃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从世界的“制造中心”到“创新中心”,再到“科学中心”,美国经历了三个阶段、超过半个世纪的耐心等待,为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五心合一”的霸主国家奠定了基础。

  同样,今天在大多数成熟技术产业领域,中国的生产制造能力已经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制造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成本竞争,在创新能力上差距还很大,我们还不是全球的创新中心,更不是科学中心。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在产业竞争的国际较量中,中国还远没有到敲锣打鼓庆祝胜利的时候。

  夯实现代化创新体系,赢得对发达国家体系性竞争优势

  未来30年是中国经济由大到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做长期打算,不能过分看重短兵相接的胜负,要着眼于长期战略目标和体系性的竞争优势。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是一条根本大计,其核心在于打造现代化创新体系,没有现代化创新体系就谈不上现代化经济体系。

  当前在研发经费、科技人员、发表论文、专利申请等量的比较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科研产出质量不高、产学研融合深度不够、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没有分工就没有效率。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复杂,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科学研究重在发现科学规律,而创新是将新发现转化成新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前者是学术活动,而后者则是一种经济活动。那种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大量投钱就能实现产业弯道超车的观点是典型的线性思维,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不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将科研和创新问题混淆,导致政策措施失当,专业分工不清,加之普遍存在的单位利益纠葛,我国创新体系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导致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和过多的学术泡沫。

  从美国崛起的经验来看,制造中心、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是一个先后有序、不断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可以称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离全球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尚没有在基础科学领域全面赶超美国的资源和实力。

  现阶段应重点瞄准产业共性技术搞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写论文。中国当前仍处于工业爬坡阶段,在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重要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受到发达国家的严格封锁限制,亟须整合国内科研力量攻克瓶颈,填补国内空白,带动我国产业升级。但是,这些对我国极端重要的研究成果未必成为在国际上显示度很高的论文。屠呦呦没有发表过多少国际性论文,但是她的理论解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成为新中国科技界的骄傲。

  事实上,自1980年代以后,美国去工业化的趋势导致美国大学也存在脱实向虚的不良倾向,因此,当前衡量美国大学的标准绝不应该成为评价中国大学的唯一标准,否则必将导致中国大学研究脱离中国实际,变得虚化和泡沫化。中国大学、科研院所必须用主要精力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小企业与自由市场是社会创新活力的根本保证。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大繁荣》作者埃德蒙·菲尔普斯曾经说过,没有哪个国家找到过能替代自由企业焕发经济活力的机制。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源,因为它们代表了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在某种程度上说,小企业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命运。衡量一国创新体系优劣,关键要看该国是否形成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

  我们要在体制、机制、文化方面形成优良的创新生态,用好市场规模和人才规模这两个战略性资源。创新永不止步、改革永不停歇。推动实现制造中心、创新中心、科学中心、金融中心、全球治理中心“五心合一”在中国落地生根,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精华推荐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外方代表
李克强: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改革 激发市场活力 优化发展环境 李克强: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改革 激发市场活力 优化发展环
新时代的奋斗者 新时代的奋斗者
西晋本可成为盛世王朝 西晋本可成为盛世王朝
推动由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转变 推动由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转变
  新闻点击排行
  •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 李克强: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改革
  • 陈希:做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
  •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
  •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
  •   微信扫一扫
    报刊社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央党校报刊社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ICP备120021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