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局   当代世界   学术人生   社会治理   领导论苑   党史党建   市场经济   军事国防   党校教学   中外历史   民主法治   思想理论   文化教育   学员论坛   调查研究   读书治学   党校新闻   科技前沿   党校科研   文史参阅   学习文苑  
  首页 > 文史参阅
五百年来一大千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秀潭    2018-06-11 00:09:19

  多年前,偶然得到两幅张大千《菩提贝叶彩绘观音图》。

  在造纸术未传印度之前,古印度僧人用贝叶(菩提叶)书写佛教经文,称“贝叶经”,有“佛教熊猫”之誉,极具文物价值。中国书画家历来有利用植物叶面作书画的传统。张大千旅居南美期间,创作的珍稀菩提叶脉画,作为佛教礼品,被誉为“一叶一世界,方寸有乾坤”。

  挹彼菁华创我丹青

  张大千,当代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巨匠,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终生勤于笔砚,精于丹青,锐进不懈,血汗铸成名山大业,“南张北齐(白石)”盛誉名闻遐迩。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深爱其画。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赞之曰:“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

  作为一代书画大师,张大千天纵其才,在中国绘画的各个门类中纵横驰骋,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精。这除其本人天赋才情外,后天的努力和对于传统的继承,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抗日战争期间,张大千远征西陲,于乱世中沉潜学习,长途跋涉到敦煌临摹石窟壁画。在荒漠石洞中面壁三载,绘制了276幅大小尺寸不同的画卷,包括天女、高僧、菩萨、梵女、金刚、供养人、因缘故事及建筑彩绘图案等,囊括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的历代造型艺术。敦煌之行,经过千年古迹之洗礼,使张大千的画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的作品主要艺术特色是清新俊逸,那么自此之后,他的作品艺术特色就变为瑰丽雄奇。他的目光越过明清,上追北魏及至唐宋人的艺术踪迹,看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境界。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高度评价他在敦煌的艺术实践。认为:“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开辟一新境界。”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张大千患糖尿病引起眼底视网膜扩张,视力突然下降,右眼几乎失明。眼疾成为张大千晚年的最大隐患。人的肉体生命有上坡,也必然有下坡,自然规律使然。而艺术生命在张大千面前,只有上坡,没有下坡。面对目疾茫茫,必须另出奇兵,重振虎威。

  他从古人《二十四诗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文论中得到启示,又从唐代王洽、宋代米芾、梁楷传统的泼墨技法中吸取有益营养,并借鉴畅游世界各国看到的西方绘画中光与色、明与暗处理的技法长处,加之遍览中外名山大川,在此基础上,孜孜不息,大胆创新,自我扬弃,在泼墨画传统笔墨基础上创造出泼彩画法。在我国绘画史上,古人有泼墨法,而无泼彩法,更无墨彩合泼法。张大千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独创了泼彩法和墨彩合泼法,绘制出苍浑肃穆、宏大雄深、金碧辉煌的万水千山。张大千画风的这种演变,其过程和中国书画的变迁、他个人生命生活的变迁、世界绘画的变迁,都有息息相通的密切关系。正如他早年出家当和尚,松江禅定寺法师为他取名法号“大千”时所言:世界无量无边,宏广微深,包罗万有。告诫他要胸列万物,观广探微,将己之大千世界,融入世之大千世界,再将世之大千世界,返回己之大千世界。

  乐操土风唯土物爱

  张大千生活在清末以降近百年动荡变革的大时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沧桑。抗日战争初期,张大千一度被困北平,身陷沦陷区。“悲欢事,中年剧。兴亡感,吾侪切”。北平之大,竟放不下一张画案。他深感国破之耻,家散之辱。在这风云板荡之际,他在哥哥和友人的帮助下,冒险逃离京城虎口,辗转天津、上海、香港,回到抗战大后方四川。在陪都重庆,他看到二哥张善孖画的28只与真虎差不多大小的《猛虎图》。图上题款“怒吼吧,中国”!后面是四句诗:“雄大王风,一致怒吼,震撼河山,势吞小丑。”在哥哥的感召下,他们共同挥毫,创作了一幅《双骏图》,善孖画马,大千补景。图上说明文字是:“骏马,对祖国忠诚的象征。”

  从北平古城回到家乡后,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安徽泾县,宣纸来源断绝。张大千自用的特殊定制的书画纸“大风纸”也即将告罄。为此,他到四川夹江县试制新一代夹江纸,并用夹江纸筹办了抗日义卖画展,将所得画款用于支援抗战。同时举办个人画展,筹集经费,已然把目光转向万里之外的敦煌。

  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以往任何历史上所没有的巨大变革。张大千从广州到香港举办画展,廖仲恺先生遗孀何香凝老人来港看望,并请他画张《荷花图》送毛泽东。荷花是君子之花,又是张大千最擅长的画作。他在这幅长132厘米、宽64.7厘米的大画上题款:“润之先生法家雅正己丑二月大千张爰。”何香凝也送他一幅《梅菊图》。在画左侧,何香凝女儿廖梦醒书写母亲一首七绝诗:“先开早具冲天志,后放犹存傲雪心。独向天涯寻画本,不知人世几浮沉。”

  张大千是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代表人物。在这风云际会之时,张大千仍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艺术以及与之有关的事情上。这个在艺术世界过惯了舒适生活的艺术家,面对社会的剧烈变革,他几十年形成的人生哲学难以适应。最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离开中国,前往印度,后移居阿根廷、巴西、美国,开始了长期漂泊异域的生活。

  张大千作客他乡,但却时时思家恋乡,浑切地怀念生于斯、长于斯、列祖列宗息于斯、子子孙孙受福于斯的故国,始终保持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习惯。投荒南美,他决定在巴西安家,按照中国庭园格局修建一座“八德园”。园中树木花草“必故国所有者植之”。亭园结构及园内布局完全是中国式的。室内家具,也是中国式的。他喝的茶、吃的饭菜,都按照中国传统方式沏煮烹饪。他身上穿的,是中式长衫,脚上着的,是中式布鞋。遇到父母老师生辰死忌,按中国传统礼仪祭拜。他按照中国的时间和习惯过年过节。他经常引用古语“唯土物爱”和《左传》上的话,“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教育子女亲属,保持中国的传统道德。他周游世界,觉得最可爱的还是祖国。他曾赋诗道:“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他身居国外,始终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他的一位久居海外的亲属深有感触地说:“在国民党偏安台湾,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的岁月里,张大千像一个超然的‘文化大使’,独自在海外展出书画,足迹遍及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宣扬中国文化。而他那挽袖挥毫、落笔拂髯的神态,确也堪称一位表里相符的中国‘文化大使’。”

  历史车轮驶进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改变、情况的变化,年逾古稀的张大千赖以作为精神支柱的思乡怀土之情,变得愈加强烈、深沉、孤苦。“珍重余生能有几,且揩双眼看沧桑”。为了排遣思乡愁绪,借物咏怀,他不顾年迈力衰,绘制成五尺多长的巨幅山水长卷《长江万里图》。长江,是他度过少年、青年、壮年岁月的父母之乡、衣食之邦,是他祖茔所在,父母长眠之地。张大千通过这卷巨幅鸿制,寄托的是深厚的思国之情,体现的是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他的老友、著名画家叶浅予看后评论:论景是千山万壑,气势宏伟;论意是寄情山河,缅怀祖国。处理宏大的布局,寄托浑厚的思国之情,不是一般的“胸有丘壑”的山水修炼所能胜任,必须具备气吞山河的胸襟和饱满的爱国热情,才能完成这件中华民族象征的伟大作品。

  在他晚年,张大千在画上曾经盖一白文印章“己亥己巳戊寅辛酉”。他用干支纪年表示四个时间。分别是1899年他出生的时间;1929年他作品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的年份;1938年是他逃脱日本侵略者虎口,从北平返回四川的岁月;辛酉年是1981年。年逾80已届耄耋之年的张大千,益发感到自己时间不多,生命最后时光之可贵,要抓紧人生最后的岁月,再画一两幅能传之后世的不朽作品,做一两件有益人世的事情。于是,在他刚度过83岁寿辰后,就产生了“画我心中庐山”的想法。庐山,是中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是心中祖国的象征。他要以终生的经验、学识和艺术创造力,抒写对故国的思念,绘出能流传久远的巨作。经过一年多的搜集资料,作腹稿预备处理,1981年7月7日正式开笔。这幅长10.8米,宽1.8米的巨幅山水画,以实笔为主,泼墨为辅,气势磅礴,虚实相间,墨绿相映,堪称旷世奇作,名曰《庐山图》。这是张大千画艺的巅峰之作。也正是这幅巨著耗尽了他的最后生命。作画期间,多次心脏病发作,经医院抢救,稍微恢复又重新上画案,医生家人都劝不住。直至1983年3月11日画成落笔,才驾鹤西去。

  大千大师,人如其名;大千世界,瑰丽多彩。张大千离开了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失去了大千大师。祷念大师,其艺长青,其节长存。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精华推荐
李克强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让“互联网+”更多惠及重点民生领域 李克强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让“互联网+”更多惠及重点民生领域
秦国的第一桶金 秦国的第一桶金
以文化定力彰显文化自信 以文化定力彰显文化自信
一路写来四十年 一路写来四十年
以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闻点击排行
  • 金句!5年来,习近平这样说上合
  • 李克强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让“互联
  • 陈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
  •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
  • “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
  •   微信扫一扫
    报刊社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央党校报刊社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ICP备1200211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