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作为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碧桂园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发挥企业资源,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践行扶贫公益事业已有20余载。
2018年,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等政府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全国13个县进行结对帮扶,惠及约32万贫困人口。一次性帮扶全国13个县,这在全国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尚属首例。
5月20日,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会仪式上,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说,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发展,使碧桂园有机会做更多的事帮更多的人,“我们伟大的党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都没有的。我们现在承诺参与到全国13县的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去,努力把它做好,为国家尽我们应尽的责任!”
扶贫当主业,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战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领导是关键中的关键。
为保证“真扶贫、扶真贫”,把各项扶贫举措落到实处,碧桂园今年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提升到主业的高度,根据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乡村振兴规划,将党建元素融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党组织超强的动员能力,让“红色基因”引领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多年来,碧桂园集团党委坚定“像建好房子一样做好企业党建工作”,并在扶贫工作中一以贯之。2018年,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由集团党委统一指挥,成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集团党委书记莫斌担任组长,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实施垂直管理和全脱产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为响应践行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略,碧桂园决定把扶贫作为主业来抓。确保在2020年,力争在2019年之前,实现我们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目标,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莫斌说,“我们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要真正地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实功实做抓党建,碧桂园创新了“村企党建共建”的模式,碧桂园集团党委将有效配合当地政府,由区域公司党支部与帮扶地方基层党组织建立结对共建机制,从而形成组合式帮扶。各个支部将参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农特产品的推广与对接销售渠道;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在扶贫村打造乡村党校;聚焦当地在校学生,助贫困学生圆上学梦;聚焦因病致贫家庭、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帮其拓展和引入医疗资源,义诊下乡。
推广苗木产业扶贫,鼓起农民“钱袋子”
“好日子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从“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到“找对穷根,明确靶向”,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产业扶贫,碧桂园集团践行精准扶贫总结出了成功可复制的经验——花塘(树山)村苗木产业扶贫模式。
粤东西北一直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的扶贫区域,2009年广东省启动第一轮“双到”扶贫。“双到”,即规划到户、责任到人。2010年6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确定自2010年起每年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广东省社会各界迅速掀起了献爱心、做善事、搞帮扶的热潮。
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杨国强来到粤北树山实地考察,决定把树山村作为碧桂园“绿色产业扶贫”的第一个点。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考虑到当地自然禀赋,碧桂园选定绿色产业扶贫,建立苗圃示范基地,发展苗木种植产业。以绿色产业为龙头,带动房、路、水、电、网,进行整村改造。
“8年前树山村还是污水横流,还是破旧的泥砖房,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年轻人去外面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在村里。”花塘(树山)村党支部书记罗世煌说,“碧桂园进驻短短8个月,新房就交付使用了,通水通电,通了水泥马路,让人意想不到。为了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赚钱养家,碧桂园鼓励我们种苗木,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如今,树山村的产业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市场机制,产出超2300万元,村民实际获益1200多万元,农户户均增收达7万元。采用“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先进扶贫理念,碧桂园集团8年的扶贫实践证明了绿色产业扶贫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017年,碧桂园有超过1034万平方米的社区被绿化,结合这一需求,碧桂园决定在13个县中挑选出地理环境适合的帮扶县,通过下属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牵头落地,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专业苗圃农场,并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苗木回收全产业链条。
现代科技推动农业改革,既管生产又帮解决销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碧桂园已经部署现代科技农业。
通过入股先进农业企业海南润达,碧桂园建成海南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碧桂园发展现代农业助推精准扶贫的科研、技术、人才、模式输出基地。今年5月8日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碧桂园打算联动农业公司,在13个帮扶县的现有规划和发展基础上,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助力定点帮扶县创建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解决了生产问题,农户种植农产品最担心的是市场销路,最害怕压价收购造成丰产不增收。对此,碧桂园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将通过碧桂园新零售“凤凰优选”和自有品牌“碧乡”两大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产业链,增加产品品牌价值,带动当地农产品稳定销售和贫困户就近就业。
年内,“碧乡”将推出包括“海南五色粽”在内多种农业产品,通过“凤凰优选”旗下门店,向300万业主直供农副产品。在满足扶贫需求的同时,为业主提供增值社区服务,同时打造商业模式上的合理闭环,形成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模式。
城乡融合培训产业工人,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既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需要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职业农民。党中央全方位支持返乡创业,好政策带动,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水”。
“农村需要什么,村民想学什么,就培训什么。”总结过往成功经验,碧桂园集团将联动筑梦公司、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在每个帮扶县都建设1个就业培训基地,分别按照满足集团、市场、农村三重发展需要的思路设定培训科目。
依托集团下属筑梦公司的产业平台和技术支撑,碧桂园还打算在全国建设8个SSGF绿色建筑产业基地,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当地税收、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增加居民收入。
过去6年,碧桂园已面向全社会进行SSGF铝模、物业、电工、电商等多种技能培训,共有21857名农村劳动力参加,超过9000人实现了推荐就业,平均收入提高了20%,其中多数村民月收入超万元。
再穷不能穷教育,推广乡村教育助学
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是脱贫的治本之策。“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一直热心教育事业的杨国强也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后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纯慈善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培训退伍军人的全免费学校国良职业培训学校,以及全国唯一 一所全免费、纯慈善大专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从2014年起,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国强连续五年递交关于教育扶贫攻坚的提案,今年还建议,“立法要所有年轻人都接受教育,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20周岁才能出来工作”。
未来在13个帮扶县,碧桂园集团将联合国华纪念中学、碧桂园职业学院推广教育助学,并联合博实乐教育集团进行乡村教师培训和乡村课堂改革,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前不久,博实乐已在碧桂园英德整县帮扶点启动乡村教师培训计划,预计全年免费培训数百名教师。
设立健康扶贫基金,预防因病致贫返贫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着民心。因病返贫致贫,现在是扶贫的主攻方向,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言,意义可谓重大。
紧跟国家战略,2018年3月,碧桂园率先捐资1亿元支持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卫计委联合发起的“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按照计划,本次接受帮扶的13县将享受免费治疗,免费为患白内障的贫困户治疗。
此外,碧桂园还计划设立健康扶贫基金对13个县加强补充医疗保险,为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建立三重保障,看病不花钱;全域推广“厕所革命”,改善乡民卫生条件和提高健康水平;开展基层医护人员培训,通过送课下乡、远程培训等形式,提升乡村医生基础诊疗水平和乡镇卫生站服务水平,让更多贫困人口看得好病、防得住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