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泽庆,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二级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党的建设教学与研究专委会学术委员,中央党校党章党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新时代感召和吸引着愈来愈多的学人从事党的建设教学与研究,裴泽庆老师是其中的一位,他专注于这一领域已有20年了。无论是求学访学还是治学研究,他的旨趣和方向从未离开自己的专业追求。
(一)
1987年中师毕业后,未满18岁的裴泽庆成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11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使他赢得了同事的肯定和学生的认可,同时也养成了严格自律、教书育人、勤勉专注的教风和学风。一次代表学校青年教师当选乡级党代表的偶然机会,一下子激发了他对党史的浓厚兴趣。
1998年,裴泽庆如愿考上硕士研究生,成为四川省委党校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的首届学生。从教英语到读党史,这一全新的转变让他既兴奋又忐忑。在短短三年的读研时光里,他如饥似渴地读书与思考,拓视野,补短板。因表现优秀,2001年,裴老师获得留校任教的资格,成为党史党建教研部的老师。此后,在组织的培养关怀下,他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修做访问学者,进一步充实了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积累。2004年,裴老师如愿考取了中央党校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党建专家卢先福教授。中央党校严谨浓厚的校风学风、党建专业刻苦扎实的学术训练、党建名家的言传身教,都在裴老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的学术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博士毕业后,他把初心初衷与专业专长一起融入到党校教学科研中,充分发挥党建部主任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老师们改革奋进,连续十年获得校院主体班教学优秀奖,为党校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二)
党建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既要突出理论属性,又要彰显实践特色,由此要求党建学者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一下裴老师的学术成果就会发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观察和研究问题,既体现了他的学术价值观,也反映了他的研究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也形成了他自己的学术风格。
从某种程度上说,四川是中国的缩影。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作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先行地,在基层民主与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创新都走在全国前面,由此为学者们提供了许多直观生动的实践场景。裴泽庆老师率领研究团队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从群众实践和基层创新中提炼归纳了不少研究成果。他首个国家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研究》就是其中成果之一。他认为,应该把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置于中国政治发展特别是农村政治发展的大视野下审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既是党内民主的“试验田”,又是基层民主的“助推器”。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状况,决定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水平和程度,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水平又会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后,他把研究触角延伸到这一领域,成功立项国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与党的建设研究》。他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党的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现实可行性。同时要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知与行脱节阻隔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可持续性,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制约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不力凸显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研究主题和重点,他把大量精力和研究视野投向这一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比如,在《四个最高:党章修改的重大意义》一文中提出,党章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主要体现在“四个最高”,即最高意志、最高权威、最高规范、最高法规。在《一起动手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新高度》一文中提出,在党内,无论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其内在逻辑是一样的:一个共产党员,自愿申请并经过严格考察而加入党组织,特别是当他举起拳头面对党旗庄重宣誓的时候,就自动生成了一个隐含在宣誓仪式中的郑重承诺——践行对党的绝对忠诚。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深层考量》一文中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论断,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鲜明特色。对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深层考量。他认为:从价值考量看,着力凸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从政治考量看,有力彰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极端重要性;从战略考量看,充分展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鲜明特色;从实践考量看,有力推动讲政治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落实落地。
(三)
2014年6月,裴泽庆老师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成为不转变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的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双肩挑”的重担压在身上,使他倍感前所未有的重大责任。一方面,他必须继续保持学术精力和成果,以不辜负上级组织的期待;另一方面,他必须全身心投入新角色,着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教研咨水平,以不辜负校院委的分工重托。
他带领大家专于制度创新。裴老师认为,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对党校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科研贵在激发教研人员积极性,重在塑造科研团队,关键在制度保障。秉持这些理念,他在分管科研工作不到两年时间里,就结合考察调研成果出台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教研人员科研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科研精品管理办法》等6个具体办法,并统一构成《科研管理实施办法》,为科研人员多搞科研、多出精品提供了制度保障。
他鼓励分管部门善于开拓创新。2016年,在裴老师的组织领导和积极努力下,四川省委党校成功开辟了国家级课题申报新渠道,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党校依托单位。他提出以教研部为基本单元,整合全校教研力量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和重大专题,盯准节点,集体攻关,每年推出由若干专著构成的精品系列,目前已推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与实践》研究系列,今年拟推出由10本专著构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研究系列丛书。
他与同志们一起勇于管理创新。2017年是全国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点评估之年,党校由此迎来一级学科变革的新挑战,原来学科建设留下的历史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有效打破部门固有的格局,裴老师大胆提出“一部牵头、多家参与、整合资源、全校共建”的学位点建设思路,团结带领学位评定委员会一班人奋勇争先,不仅顺利通过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评审,同时还将新增哲学、理论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学专业硕士点,推动形成了“5+2”(5个一级学科+2个专业硕士点)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新格局。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