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听到“眼界决定境界”这句话时,总会想起“不畏浮云遮望眼”和“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两句意蕴深远的诗句。王安石登飞来峰时年方3030,,志存高远的豪迈与自信跃然纸上。苏东坡题西林壁时年近半百,历经沧桑的哲思与智慧令人折服。不由感慨,治学者当在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中拓展眼界,在知行合一、始终如一中提升境界。
登高望远,就是要在勇攀高峰中看清大方向,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脚踏实地,就是要在横看侧看中探究真面目,解决“怎能来、怎么去”的问题。推动高度和角度的和谐统一,并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始终如一,方能步入物我两忘、至远至臻的境界。为此,治学当涵养“五气”。
树志气。“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理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鞠躬尽瘁,锻造了不朽的文化丰碑,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独善其身的学者,格局不会大;一个缺乏担当的学者,境界不会高。因此,要树立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理想和志气,有“先忧后乐”的情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治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求知的崇高性、求真的彻底性;有“匹夫有责”的担当,坚定为民族谋复兴的人生志向,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命运,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接地气。“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真理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规律是蕴藏于发展实践之中的。我们要探究真理、把握规律,就要走出“象牙塔”,到群众中去问需求计,到实践中去探寻求证,为理论创新掘开“源头活水”、为实践创造提供前瞻引领。接地气,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智库科研”,敏锐关注制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发展的牵动性问题、影响稳定的前瞻性问题、当下面临的现实性问题,积极改进话语体系,广泛深入地开展应用型研究。尽管学术研究有着自身的规范和特点,但是如果脱离了实践,只是从理论到理论,难免会曲高和寡,孤芳自赏。
有锐气。“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墨守成规、亦步亦趋是难有作为的。学者治学要师古不泥,尊重前人又敢于超越前人,有理性又有激情,有主见又有创见,做到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进而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给出新方案,开辟新境界。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开展理论创新、推动学术繁荣具有无比丰厚的土壤,要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养静气。“学者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静能治躁,在面对浮华、诱惑时,能够坐得住冷板凳,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做到“无地而不学,无时而不学,无念而不学,不会其全、不诣其极不止。”静能养心,在面对名利、得失时,能够受得起冷遇,坚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和“取法其上”的治学标准,保持平常心态,锲而不舍地向学术高峰迈进。静能生慧,在面对所谓的学术权威时,能够保持冷静,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妄自菲薄,坚持理性思考、固本培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毅笃行。
扬正气。“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治学与修身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都是不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治学者要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弘扬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要强化社会责任感,把治学和修身统一起来,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立德立言,展示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
|